导航菜单

中韩冰球比赛全程回放,短道速滑和单板滑雪的关系

2024-09-20 00:26:22

文章目录列表:

为什么东亚人在速度滑冰上比欧美人厉害?是力量制胜还是技巧制胜?
围棋和国际象棋是不是奥运会项目?
“中韩之战”,国足是实力还是侥幸?
短道速滑1000米世界纪录是多少
疫情期间取消或暂停的体育比赛有哪些?
谁知到中国足球历史?

中国的短道速滑和单板滑雪难道就不能有自己的教练吗?



2月15日,中国选手苏翊鸣以182.50分夺得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金牌。在这位17岁小将高举金墩墩的那一刻,来自日本的著名单板滑雪教练佐藤康弘和他笑得一样开心。

赛后,苏翊鸣说,每次比赛前和教练的拥抱都让他更有信心和力量。

佐藤康弘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后受邀担任中国单板滑雪大跳台和坡面障碍技巧队的主教练。由于当时很多冰雪运动选手属于跨界跨项选材,佐藤康弘用自己的经验研究了一套“速成法”,帮助运动员们短时间里达到中高等级水平。

“我希望用日本的经验来指导中国运动员,通过体育运动,在中日两国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佐藤康弘说。

如果说体育是全球通用的语言,那么开放就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因。

赛场上,运动员们勇往直前、努力拼搏;赛场外,一群经验丰富、热情开放的外籍教练诠释了“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精神,也向世界传递出中国“开放办奥”的理念。

“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时,我国很多冰雪项目尚未开展或竞技水平较低,有的项目全国找不出一个专业教练,聘请高水平外教是必要之举也是必然之举,是加快提升我国冰雪竞技水平的重要一招。”

北京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秘书长,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倪会忠说。

遵循“开放办奥”理念,中国冰雪大力引进国际优秀教练员团队,推动各支队伍在短时间内奋起直追国际一流水平。

据了解,参加本届冬奥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名单中,包括了来自19个国家(地区)的51名外教,刷新了中国冬奥军团外籍教练人数的纪录。

短道速滑一直是我国冰雪运动的优势项目,短道速滑冬奥会金牌教练韩国人金善台和冬奥6枚金牌得主安贤洙的加入,更让这支王者之师如虎添翼。本届冬奥会上,中国短道速滑队将混合接力金牌及男子1000米金银牌收入囊中,女子3000米接力收获了一枚宝贵的铜牌,这也是时隔12年后,中国队再度登上该项目的冬奥会领奖台。

“中国短道速滑队一直有引进高水平外教的传统。这届奥运会上,明显看出我们在中长距离项目上取得了突破,这既离不开运动员自身的刻苦训练以及我国较为成熟完备的训练体系,也离不开外教带来的训练方法和技巧的创新。”短道速滑世界冠军、北京体育大学中国冰上运动学院院长王春露告诉记者,韩国队作为短道速滑传统强队,在中长距离上一直占有优势,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除了传统优势项目外,在冰球、钢架雪车、雪橇等起步较晚的项目上,也能看到不少外教的身影。

2月13日,国家冬季两项中心见证了属于中国选手的历史性时刻。在冬季两项男子12.5公里追逐赛中,中国选手程方明以第22名的成绩成功完赛,刷新了中国队在该项目上的冬奥会历史最好成绩。此项目中国代表队的主教练比约达伦是有着“冬季两项之王”称号、曾夺得8块冬奥金牌的挪威名将,他的妻子——白俄罗斯冬季两项名将、索契冬奥会三金得主多姆拉切娃,也是教练团队中的一员。这对冬奥冠军“夫妻档”的执教理念和训练方法促进了中国运动员水平的提高。

“我提出了系统且有针对性的年度训练计划。队员们都非常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在每一堂训练课、每一次比赛中,他们都能全心投入,从而实现自己的阶段性目标。在这两年多的训练备战中,我们有很长一段时间无法出国训练和比赛,但运动员克服了这些影响,实现了冬季两项满额参赛的目标。在我看来,队员们表现十分出色,取得这样的进步是他们不懈努力的结果。”比约达伦说。

这些引进的高水平外教背后往往会有一支配合默契的团队。例如,比约达伦的工作团队除了他和妻子外,还配备了两名射击教练、一名录像分析师、一名器械专家。与中国花滑协会合作的布莱恩·奥瑟教练团队中,除了两夺冬奥会银牌的奥瑟,还有擅长指导滑行技术和节目内容的特雷西·威尔逊,在编舞方面功力深厚的戴维·威尔逊以及擅长执教跳跃技术等高难度动作的李·芭克威尔。

近年来,不少冬季项目在引进优秀外籍教练团队、学习国际先进经验的同时,也有意识打下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人才培养根基,只有这样才会慢慢培养出自己的高水平的教练。

为什么东亚人在速度滑冰上比欧美人厉害?是力量制胜还是技巧制胜?

拜托速度滑冰东亚人不占优势!!!短道速滑才占优势!!给你讲讲两种运动了:

速度滑冰速度滑冰(speed skating)是一项比赛滑行速度的冰上体育运动,从事速滑运动有助于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心肺功能,增强防寒能力,培养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速滑项目按照国际滑冰联盟的规则规定,分短距离、中距离、长距离和全能 4种,每种均分男历史

滑冰运动在世界上有悠久的历史。古代生活在寒冷地带的人们,在冬季冰封的江河湖泊中以滑冰作为交通运输的手段。以后,随着社会的进步,逐步发展为滑冰游戏 ,直到现代的速滑运动。滑冰运动的发展,从滑冰工具的改进上可以看得出来。从10世纪开始,出现用骨制的冰刀滑冰。到1250年左右,荷兰盛行钉在木板上的铁制冰刀,绑在鞋上,在冰面上滑行。17世纪,铁制冰刀有了改进,有人发明了管式铁制冰刀,使速滑运动有了新的发展。

国际性速滑比赛,始于19世纪末。1889年,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举行了第1届国际速滑比赛。参加国有荷兰、挪威等13个国家,并商定以后每年举行一次世界性比赛。1892年,正式成立了国际滑冰联盟,它负责组织比赛的项目有速度滑冰和花样滑冰,并规定每年举行1次世界男子速滑锦标赛。1893年,举办了第1届世界男子速滑锦标赛;1936年,举办了第1届世界女子速滑锦标赛。1924年,第1次举行冬季奥运会,仅设男子速滑比赛项目;1960年,增加了女子速滑比赛项目。国际速滑运动的发展,促进了速滑成绩的不断提高。20世纪50年代以前,挪威和芬兰的选手称雄,世称“北欧派”。在50年代,苏联速滑运动崛起,在第 7、第8、第9届冬季奥运会上苏联获得金牌最多,占绝对优势。到了60年代,挪威、瑞典和苏联的健儿互争短长。中国运动员王金玉和罗致焕曾打破世界男子全能纪录,罗致焕并获得1枚世界锦标赛的金牌。70年代初,荷兰的A。申克曾多年保持世界纪录。进入80年代,第13届冬季奥运会标志着现代速滑水平已经很高,在男女9个项目的比赛中,有63人共打破106次奥运会纪录,打破1项世界纪录。欧美争夺激烈,过去威震冰坛的挪威和苏联的成绩下降,而美国的E·海登却独得5枚金牌,成为一时之雄。

中国的滑冰活动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出现了由滑雪发展而来的“冰嬉”。元代以后,“冰嬉”更为盛行,而且规模更大,明代有了关于“冰床、冰擦”的记载,清代乾隆年间,更设“技勇冰鞋营”,并有一套管理制度和训练方法,管理机构称为“冰处”。据《清文献通考》记载:速度滑冰“每年十月,各族选善走冰者二百名,内务府预备冰鞋、行头等项,每到冬至后,皇帝到瀛台等处看表演冰嬉。”

19世纪末,欧洲的滑冰运动传入中国,速滑运动逐渐成为北方人民群众所爱好的冬季运动项目,1935年,在北京举行过1次滑冰比赛。1943年2月,在延安举行的冰上运动会比赛项目有男、女 100米速滑以及各项表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大青少年参加速滑运动的人逐年增多,特别是哈尔滨、长春、齐齐哈尔、吉林等城市的群众性冰上运动开展得很活跃。1953年2月, 在哈尔滨市举行了第1届全国冰上运动会,有6个单位参加了速滑比赛,创造了中国第 1批速滑纪录。1955年,在哈尔滨市举行了第2届全国冰上运动会,有 72人次打破了全国最高纪录。1959年,举行了第1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同年,中国速滑运动员王金玉在苏联阿拉木图参加6国国际邀请赛中,获得男子全能冠军,并在5000米比赛中战胜世界纪录保持者苏联运动员希尔科夫。同年,在第53届世界男子速滑锦标赛中,杨菊成以42"4的成绩取得500米比赛的第2名(平第1名成绩)。1961年,在世界女子速滑锦标赛上,刘凤荣获得全能第 4名;在男子锦标赛中,王金玉获得全能第8名,并在同年9国国际邀请赛中获得全能冠军。1962年,在莫斯科举行的世界锦标赛中,王金玉和罗致焕分别获得全能第5名和第6名;王金玉并在1500米的比赛中获得第 3名;刘凤荣再次获得全能第 4名。在1963年世界男女锦标赛中,王金玉和罗致焕均打破世界男子全能纪录,罗致焕在1500米比赛中以2'09"2的成绩获得金牌,并创造该项锦标赛纪录;女运动员王淑媛获得1000米的第2名和全能第6名。1975年,在挪威举行的世界锦标赛中,赵伟昌以40"93的成绩获得 500米的第2名。1976年,在第3届全国冬季运动会速滑比赛中,少年组的成绩提高幅度较大。1979年,在第 4届全国冬季运动会速滑比赛中有 32人、60次打破14项男女成年、少年的全国纪录。1980年,中国速滑队参加了在美国普莱西德湖举行的第13届冬季奥运会。

[编辑本段]技术与训练

速滑的合理技术是运动员以最快的速度滑完规定距离所采用的协调、省力的全身动作。滑行速度和保持速度的能力,是鉴别滑行技术合理程度的主要标志。它要求运动员滑行时上体前倾,两腿深屈,身体呈流线型,双足交替进行单足支撑惯性滑行、单足支撑蹬冰和双足支撑蹬冰 3个阶段进行循环,各动作结构严谨,协调自如,节奏自然流畅。运动员要有较高的平衡能力和较强的腿部力量,才能作出合理的技术动作。

直道滑行

直道滑行姿势是速滑的基本技术。合理的滑行姿势应是:上体放松前倾,自然团身与冰面平行或略高于臂部,腿部深屈,膝关节成90°~ 110°角,踝关节成50°~70°角,两臂放松置于背后,头微抬起,滑行姿势根据个人形态素质特点、滑行距离、冰场条件、天气情况等而有所不同。直道滑行,关键在于要能掌握适宜的蹬冰时间。冰刀切入冰面,获得牢固支点,同时即应开始蹬冰,最大用力蹬冰,应在两腿交接体重的刹那间完成。为了利用体重蹬冰,倾倒时体重应牢牢压在支撑腿上,不要过早交接体重。收腿动作要利用蹬冰后的弹力立即放松后腿,积极靠拢支撑腿,不要有停顿和后引的动作。下刀动作应注意膝关节领先,与前进方向一致,向前提拉要快,着冰后动作要轻巧。

弯道滑行

基本姿势与直道滑行大致相同,但由于向心力作用,弯道与直道动作又有很大区别。弯道滑行时,身体始终向左倾倒,用左脚外刃、右脚内刃蹬冰。弯道滑行中的惯性滑行阶段很短,右脚尤为短暂,在短距离滑行中几乎不存在惯性滑行阶段。其主要动作要求是:进弯道时右脚最后1步要进入直道和弯道交接处,深入程度以天气、冰质、风向、项目等情况而定。左腿紧贴右脚下刀,指向切线方向,着冰时脚尖开始逐渐顺送,用外刃紧紧咬住冰面,左肩与新的切线方向一致,不要扭腰摆臀。收腿动作在蹬冰后即放松,积极向支撑腿方向提拉,膝关节领先,以利形成前弓角度。在浮腿收回过程中促进身体向左倾倒,两腿成边收边蹬形式。蹬冰方向,两脚要有“侧送蹬”感觉,上体纵轴与浮脚着冰方向一致。

起跑技术

主要有两种:一是正面前脚点冰起跑法,二是侧面起跑法。优秀运动员多采用第1种方法。其主要动作是由静止状态,运用合理技术,迅速转入快速滑行的技术动作。起跑技术对提高短中距离项目成绩尤为重要。前脚点冰起跑技术要领是,前脚刀尖为支点,后脚全内刃着冰,两刀距离略比肩宽,面向前方。蹲屈姿势略高于其他起跑姿势,重心在两脚之间或稍前。起动时,大腿高抬,上体前倾,冰刀着冰时要紧紧切住冰面,头几步不要滑动。

摆臂动作

主要是用于短中距离滑行,可起到协调、加大蹬冰力量的作用。现在,在长距离滑行中采用单臂摆动的人越来越多,摆臂用力程度较小,摆动方向要与滑行方向一致。短中距离无论采用双摆臂或单摆臂,都要用力,特别要注意向侧前摆动的速度和力量。

[编辑本段]速滑训练

速滑技术水平随训练工作不断改进而有所提高。最初,人们参加速滑运动,只是冬季在冰上练习,后来有人在无冰期增加了身体训练内容,促进了速滑运动成绩的提高。到20世纪50年代,世界著名选手已开始进行比较完善的全年训练计画。最近20年来,随着速滑训练理论不断提高,以及由于吸取了其他项目的训练经验并改进了训练器材,运动技术又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速滑是在气温较低的环境里比速度的一种周期性运动项目,所以速滑训练要把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的训练、心肺系统和肌肉系统的训练、动力性和静力性力量训练密切结合起来,实施综合性训练。培养高水平的速滑运动员,应从少年儿童时起进行多年系统的训练。根据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在一般情况下,一个训练周期大约 3年左右,大体上经过3~4个周期,才有可能培养成为优秀的速滑选手。在全年和多年的训练中,应科学地系统地制定全年和多年的训练计画。训练时期要根据训练的主要目的和要参加的重大比赛任务,结合少年儿童或运动员的不同情况科学地加以划分。训练时期可按年度分成几个不同时期:准备期,为参加比赛作好身心准备;比赛期(竞赛期),使身心达到最佳竞技状态,参加比赛;过渡期(休整期),消除因紧张竞赛所产生的身心方面的疲劳;也可按季节或陆地(无冰期) 训练、冰上(冰期)训练划分时期。无论怎样划分时期,都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遵循人体生理机能和根据训练比赛任务来确定,不能把分期绝对化。

速滑训练的方法很多,有重复法、变换条件法、综合训练法、间歇训练法等。间歇训练法是利用某种手段作某个练习,中间有一定时间间隔的训练法。综合训练法则利用不同手段和各种练习进行训练。采用这两种方法可选用下列训练手段进行训练:各种跑——对提高心肺功能效果较好,在复杂地形上跑还可增强腿部力量;自行车练习——除具有跑的效果外,还可提高运动员的专项素质;在山地和沙地上训练——可提高强度、难度,对提高腿部肌群力量效果较好;各种高质量的屈膝走——对心肺系统和肌肉系统都能产生较强的刺激,是现在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各种模仿性跳跃练习——主要提高专项肌群的能力;滑軱辘冰鞋练习——可改进速滑技术和提高专项能力;滚动跑台、模仿动作滑行台、滑行板练习——对提高专项能力有显著效果;各种负重练习——是提高绝对力量、力量耐力和静力的主要手段;全面发展力量操和橡皮筋练习——能协调和发展全身力量;各种柔韧性练习——对发展各种素质有良好的辅助作用,并对防止运动创伤有积极作用。

70年代初,增加了“世界短距离速滑锦标赛”,80年代初,增加了“短跑道速滑比赛”,由于男子全能比赛和短距离比赛对运动员的素质和机能要求极不相同, 所以男子全能和短距离项目分别进行训练和比赛的趋势逐渐明显:前者以耐力和速度耐力为主,而后者则以速度力量和速度耐力为主。女子全能比赛距离较短,对机能的要求与短距离差别不大,因此分项训练的特点尚不明显。

[编辑本段]场地、器材和竞赛

竞赛跑道

标准速滑竞赛跑道最大周长为 400米,最小为333。33米,内弯道半径不能小于25米或大于26米,每条跑道宽5米,最窄4米。短跑道速滑跑道周长111。12米,内弯道半径8。25米,直道长128。07米。

服装

速滑运动员穿尼龙紧身全连服(衣、裤、帽、袜、手套连在一起)。由于尼龙服保温不好,在温度较低的气候条件下,运动员需穿贴身的棉毛内衣。男运动员还要穿三角裤叉或护身。天气奇寒时则应在膝、胸等部位垫上防风纸或其他物品。做准备活动时,冰鞋要套上保温较好的鞋套,以防脚冻伤。练习时要穿保暖服,裤子两侧缝上拉锁,以利穿脱。

冰刀、冰鞋

速滑冰刀刀长刃窄,用滑度好、耐磨、硬度适宜的轻合金材料制成,冰鞋用优质厚牛皮缝成,冰刀刀刃厚薄要均匀,两刀刃高度要相同,刀刃要笔直,没有凹凸不平等毛病。冰刀与鞋号相同或比鞋大一号。鞋穿在脚上要感到舒适,贴脚,又不太紧。刀尖比鞋尖要长8~9厘米,刀跟比鞋跟长5~6厘米,左脚刀刃与鞋的纵向中线吻合,右脚刀尖稍偏左。

[编辑本段]竞赛项目

世界锦标赛的竞赛项目,男子为 500、1500、5000、10000米;女子为500、1000、1500、3000米。世界男女短距离锦标赛竞赛项目,均为500、1000米,世界青少年速滑锦标赛竞赛项目,男子为500、1500、3000、5000;女子为 500、1000、1500、3000米。冬季奥运会竞赛项目,男子为500、1000、1500、5000、10000米;女子为500、1000、1500、3000米。各种比赛,除奥运会项目按男子500、5000、1000、1500、10000米,女子1500、500、1000、3000米的程序进行外,其他比赛如天气情况允许均应在两天内进行,编排顺序按第1项短距离、第 1项长距离和第2项短距离、第2项长距离的次序比赛。

[编辑本段]竞赛通则(短跑道速滑比赛除外)

运动员必须按逆时针方向滑跑。内道起跑的运动员,滑行到换道区时应换到外道滑跑,外道运动员要换到内道。在换道区争道时,出内弯道运动员要主动让道。起跑时,在“各就各位”口令下达后,运动员要在起跑线与预备线之间静止站好;“预备”口令下达后,立即做好起跑姿势,鸣枪前不准活动,保持静止,枪响后即起跑。在弯道滑跑中,冰刀不准切入雪线。2名以上运动员在同一条跑道滑跑时,后面运动员必须与前面运动员相距5米之外,在不影响前面选手正常滑跑情况下,可以超越。运动员的冰刀触及终点线,才算到达终点。运动员在比赛中由于不属于自身的原因而影响了正常滑跑或摔倒时,经裁判长允许,可以休息30分钟后,重新参加该项比赛,但因冰场不洁或冰刀损坏,则不能重新比赛。

全能冠军应是取得3个以上单项第1的运动员。若无人达到这一要求,以 4项得分最优者(得分最少)为全能冠军。获得 3个单项第1名,但有1项被取消比赛资格或因个人原因未滑完第 4个项目的运动员,不能授与全能冠军,也不能计全能名次。全能得分规定如下:500米成绩的秒数就是该项所得分数;1000米成绩的 1/2数字就是该项的得分数;1500米成绩的1/3数字就是该项的得分数;3000米成绩的1/6数字就是该项的得分数;5000米成绩的1/10数字就是该项的得分数;10000米成绩的1/20数字就是该项的得分数,总分数只计算到小数点后 3位,如遇几名选手的总分差别微小,应考虑到小数点后4位。

[编辑本段]重大国际比赛

重大的国际比赛多数由国际滑冰联盟或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举办。世界男子速滑锦标赛——第1届世界男子速滑锦标赛是1893年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举行的,到1980年共进行了74届,比赛项目有500米、1500米、5000米、10000米4项。世界女子速滑锦标赛——1936年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举行了第1届世界女子速滑锦标赛,1956年前的比赛项目为 500米、1500米、3000米、5000米4项,此后改为5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4项。世界男女短距离速滑锦标赛—第1届世界男女短距离速滑锦标赛在瑞典的埃斯基尔斯蒂纳举行,比赛项目第1天是500米、1000米,第2天同第1天项目。世界青少年速滑锦标赛——第1届世界青少年速滑锦标赛于1974年在意大利科蒂纳举行,比赛项目有男子500米、1500米、3000米、5000米、女子 5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从1981年起,把参加者的规定年龄从不满20周岁改为不满18周岁。世界短跑道速滑锦标赛——这种比赛是在冰球场上画的椭圆形单跑道上进行的,和其他速滑比赛的区别是比赛场地小,比赛激烈,要求运动员戴安全帽,冰场板墙要有安全措施。1976年和1977年国际滑冰联盟分别在美国的尚佩恩和法国的格勒诺布尔举办了两次国际短跑道速滑锦标赛,比赛后修改了比赛规则。1978年 4月在英国正式举办了第1届世界短跑道速滑锦标赛。短跑道速滑比赛分为个人项目(500米、1000米、1500米和3000米)和集体项目(男子4人接力5000米,女子 4人接力3000米)。个人全能成绩由各项决赛名次得分总和评定(见得分表 显示)。欧洲男子速滑锦标赛——此锦标赛是从1891年开始的,规则与世界男子速滑锦标赛相同。欧洲女子速滑锦标赛——第1届欧洲女子速滑锦标赛于1970年在荷兰海伦芬举行,规则与世界女子速滑锦标赛相同。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速滑比赛——第1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24年1月26日至2月4日在法国沙莫尼举行。当时速滑比赛只有男子项目500米、1500米、5000米 、10000米。从1976年的第12届开始,增加1000米项目。从1960年起,在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速滑比赛中增加了女子项目(500米、1000 米、1500米和3000米)。

除上述重大世界性比赛外,还有一些传统性国际比赛,如一年一度的“金色冰刀”比赛、“北欧各国速滑赛”等。

[编辑本段]中国的全国性比赛

全国冰上运动会——1960年前,多采用这种综合性比赛(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球运动等),速滑比赛成年男子组项目有500米、1500米、5000米、10000米;成年女子组项目有5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全国优秀运动员测验赛和一级健将级速滑赛——比赛项目与全国冰上运动会相同。以上比赛项目和规则均按国际滑冰联盟的规定进行。

全国速滑比赛——这是一年一度的全国大型速滑比赛,规则与世界冰赛相同。

全国速滑冠军赛——1966年前称为全国速滑锦标赛,1979年改称现名,比赛项目分为成年男女全能组、青年男女全能组和短距离男女组。全国少年速滑赛——是18周岁以下的运动员参加的比赛,分两个年龄组:甲组18周岁以下,比赛项目有男子500米、1500米、3000米、5000米,少女与成年女子项目同;乙组15周岁以下,男女项目均为 500米、1000米、1500米。从1981年起,增加青年组(年龄为20周岁以下),比赛名称改为“全国青少年速滑赛”。

全国短距离速滑赛——比赛项目男女均为 500米、1000米,1975~1979年,只是全国速滑比赛会的一个项目,1980年从全国速滑比赛中分了出来,单独举行。

全国运动会速滑比赛——是全国运动会的一个大的比赛项目,每4年举行1次,分为男女全能项目和男女短距离项目,计团体总分,是现在中国最重要的速滑比赛,到1979年已举行了4届。

短道速滑是冬季奥运会项目,比赛场地的大小为30×60米,跑道每圈的长度为111.12米。

短道速滑19世纪80年代起源于加拿大,当时加拿大的一些速度滑冰爱好者常到室内冰球场上练习,随之产生了室内速度滑冰的比赛,20世纪初,这项比赛亦逐渐在欧洲和美洲国家广泛开展。1992年被列为冬奥会比赛项目。

19世纪80年代,加拿大修建室内冰球场,一些速度滑冰爱好者经常到室内冰球场练习。及至90年代中期,加拿大的蒙特利尔、魁北克、温尼伯等城市相继出现室内速度滑冰比赛。1905年加拿大首次举行全国短道速滑锦标赛,后逐渐在欧美国家广泛开展。1969年加拿大在第33届国际滑冰联盟代表大会上,向与会代表散发了《短跑道速度滑冰规则》,1975年国际滑冰联盟成立短跑道速度滑冰技术委员会。1976年首次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尚佩思举行国际短道速滑赛。1981年起举办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

1992年被列为冬奥会比赛项目,有男子500米(1994年列入)、1000米(1992年列入)、5000米接力(1992年列入),女子500米(1994年列入)、1000米(1994年列入)、3000米接力(1992年列入)以及1500米。

短道速滑项目在1981年被引进中国。1982年2月在北京首都体育馆举行了第一次全国短道速滑集训比赛。1983年起被国家体委列为年度全国比赛和全国冬季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在1987年第六届全国冬运会上,李金艳超过女子3000米的世界纪录,给长期在艰苦条件下努力奋斗的冰雪界带来了信心和希望。

在1988年加拿大卡尔加里举行的冬奥会上,短道速滑被列为表演项目。李琰勇夺1000米金牌,并打破1000米、1500米世界纪录;在1989年世界锦标赛上,郭洪茹获得3000米第一名,成为冰雪项目时隔26年之后的第一位世界冠军;1995年世界锦标赛,中国队获得第一枚集体项目女子3000米接力的金牌;1996年世界锦标赛上,李佳军在1000米项目上的金牌,使中国在短道速滑项目上获得了第一个男子世界冠军。

1997年杨扬在日本长野举行的世界锦标赛上获得中国的第一个全能世界冠军,至2002年世界锦标赛她连续夺取六届的全能冠军。2002年,在美国盐湖城举行的十九届冬奥会上,杨扬勇夺500米、1000米两块金牌,为中国实现了冬奥会上金牌“零”的突破。2006年第20届都灵冬奥会上,王蒙夺得500米金牌。

至今,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中国短道速滑队这一集体在冬季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总排名上,先后有23位优秀运动员,20次打破世界纪录,获得103个世界冠军,在历届冬奥会上取得3金、9银、4铜的成绩,为中国的体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除北京和东北的诸多城市,例如长春、哈尔滨、沈阳,齐齐哈尔等地,在西南的昆明,西北的兰州,华东地区的南京、杭州等地,也已陆续建成标准的冰场。其中北京、长春、哈尔滨、杭州自1998年开始,先后承办了国际滑联世界锦标赛、世界杯等国际顶级赛事。我们相信,短道速滑项目在中国必将拥有更为美好的未来。[编辑本段]短道速滑的起源

在速度滑冰(长道)成为一项国际化的运动项目后不久,短道速滑开始在欧洲出现。1889年举行了第一届长道速度滑冰世界锦标赛,三年之后,国际滑冰联盟(ISU)于1982年成立。

但是直到二十世纪初期,短道速滑才在北美地区举行公开的比赛。1906年,美国和加拿大联合举办了短道速滑的国际比赛,1921年开始举行每年一度的国际短道速滑锦标赛。

1920-1940年间,短道速滑在北美地区迅速普及。1932年冬奥会的组织者甚至把长道速滑改成类似于短道速滑的的形式,其刺激程度也大大增加。

1976和1977年举行了最初的两届短道速滑世界锦标赛,但是没有得到ISU的正式承认。ISU官方承办的短道速滑锦标赛开始于1978年,但是第一届ISU短道速滑世界锦标赛直至1981年才在法国的默东举行。

早在1932年的普莱西德湖冬奥会上就出现了类似与今时短道速滑形式的短道滑冰比赛,当时曾引起一部分短道速滑运动员对短道竞赛的形式不满,因而拒绝参加这种形式的比赛,著名的五枚冬奥金牌得主克劳斯-桑博格就曾不预合作。

1988年的卡尔加里冬奥会上设置了短道速滑的10个表演项目,直到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才正式被设立为比赛项目,此次一亮相就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取得巨大的成功。

在短道速滑成为奥运会项目之前,滑冰运动员已经经常在短道和长道上进行比赛。短道冰场可以终年铺设,随时为运动员提供训练和比赛场地。许多长道滑冰运动员就利用短道冰场练习并改进技术,其中一些人甚至参加短道速滑的比赛。

随着室内长道设施的出现,这种混用两种赛道的训练方式逐渐被淘汰。此外,由于短道速滑已经成为冬奥会的正式项目,运动员也不得不专注于短道的训练,以求在这个项目上获得成功。

围棋和国际象棋是不是奥运会项目?

围棋和国际象棋目前都不是奥运会项目. 棋类项目是脑力项目,不在奥运项目的发展趋势内。

奥运比赛项目现在分三类:1是能够大规模消耗体能的运动,如足球、篮球;2使能够体现出较高技巧的项目,如跳水、体操、射击;3使能够既可以消耗体能,又有较强技巧的运动,如乒乓球。

《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只有奥林匹克运动项目才能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并且还规定:运动大项、运动分项要列入夏季奥运会比赛项目必须有公认的国际基础,至少在75个国家和4大洲的男子中以及至少在40个国家和3大洲女子中广泛开展的运动项目才可以列入夏季奥运会比赛项目。运动小项要成为夏季奥运会比赛项目,也要求必须有公认的国际基础,至少在50个国家和3大洲男子以及至少在35个国家和3大洲的女子中开展的,而且至少两次被世界锦标赛或洲锦标赛列入比赛项目的小项,才可以列入夏季奥运会比赛项目。

其实, 191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奥运会和1924年法国巴黎奥运会上,国际象棋都曾是正式比赛项目。由于奥运会规定只有业余选手才能参加,而当时国际象棋领域没有把业余棋手从专业棋手中分离出来。1924年国际棋联(FIDE)成立之后,国象就退出奥运会, 国际棋联直接组织奥林匹克棋赛了。1924年和1926年举行两次非正式国际象棋奥林匹克团体赛,1927年,国际棋联正式开始组织国际象棋奥林匹克团体赛。

国际象棋奥林匹克团体赛是全世界的体育盛会。这不仅因为这一赛事历史久远,而且因为其参赛范围广、规模大。现代国象奥赛都有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两三百支队伍参赛,参赛棋手达上千人, 场面非常壮观,震撼力很强。同奥运会相似, 由于国象奥赛被认为是为国家或地区的荣誉而战,因此所派阵容都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最强的.

国际象棋在比赛和受众规模上都已远远达标奥运会的要求。现在加入国际象棋联合会的国家超过 100个,而开展这项活动的国家则更多, 国际象棋人口有6亿多。目前由“国际棋联”举办的大型世界性比赛,有奥林匹克赛、世界冠军赛、青年赛、少年赛、女子赛等。近10年来,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在国际象棋棋坛逐渐活跃起来, 2014年在挪威特罗姆瑟举行的第41届国际象棋奥林匹克团体赛中,由王玥、丁立人、余泱漪、倪华和韦奕组成的中国男子国际象棋队首次夺冠,打破了自1927年国象奥赛正式创办87以来男团冠军一直被欧美队伍垄断的历史。

自萨马兰奇时代开始,国际棋联就申请重返夏奥会,前后已经有20年时间, 但是夏奥会一直面临瘦身压缩项目的压力, 一直未能成功. 2015年4月29日,国际棋联开始申请国象加入冬奥会,虽然非常困难, 还是真心的期待能够成功.,

围棋在国际上普及率比较低 , 国际比赛目前也仅限于中日韩等东亚国家

,要成为奥运会项目短期内希望很小。

“中韩之战”,国足是实力还是侥幸?

2017年2月23日,中国足球男子国家队坐镇长沙贺龙体育场,主场击败韩国队,虽然比分是1比0,但是这种单场的比赛中,1比0还是9比0,其实都是一样的获得3分,但从比赛过程中,我觉得国足并不是侥幸获胜。

原因1,国足实力不错,虽然在大赛中,国足的成绩都不算是很好,但是国足的实力还是不错的,从亚冠联赛可以看出来,近几年中超球队成绩还是不错的,从15年广州恒大夺得亚冠,到16年两支球队进球8强,中超球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但是有些球迷会说,联赛的俱乐部球队有外援,外援很厉害,但是足球是11个人的游戏,一个球员可以有突出的点,但是也要各个位置均衡,只靠外援的球队是走不远的,所以中国球员的能力还是很强的。

原因2,国足战术运用的好。中国新的主教练,马尔切洛·里皮,意大利人,2006年德国世界杯冠军主教练,因为战术巧妙被人们称为银狐里皮。里皮是一个战术大师,本场比赛里皮运用的战术就是防守反击,像意大利的教练对于防守反击是非常有心得的,尤其是里皮这种教练运用防守反击拿到了世界杯冠军的教练,所以国足这场比赛战术运用的到位,防守反击,利用定位球破门,这是很常见的意大利式的战术,然而反观韩国方面,攻得不够彻底,输球也是理所当然。

原因3,韩国队伍没有用全主力来迎战,比如阵中大将,在英超踢球的孙兴民,这是一个攻击手,远射和破门能力很强,所以韩国队伍里缺少这样一个主力攻击手,进攻打不开局面,然后还被国足角球破门,输球也是合情合理的。

原因4,看看比赛的数据,来分析一下国足是怎么样打败韩国队的。国足有9脚射门4脚射正,韩国队8脚射门,2脚射正;控球率,国足38%,韩国62%,这是一个典型防守反击的打法,控球率很少,但是对于进攻机会的把握很强,非常适合现在的国足,也可见国足为了这场比赛也是做了很多的准备,而且国足有主场的优势,在长沙的贺龙体育场更是中国足球的福地,在贺龙体育场国足从来没输过,这就是福地的底气。

原因5,这就不得不聊一点足球场外的东西了,在和平的年代足球运动就是战争,它象征着一个国家的自豪,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而且还有韩国企业家高调支持,这让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民愤怒不已,所以中国足球在此时与韩国足球的对决,就更能激起国足的激情和热血,所以国足上场的11名球员,不单单是这11个人,他们代表了14亿中国人的愤怒。

所以从任何方面,中国足球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胜利并不是侥幸!

短道速滑1000米世界纪录是多少

截止2023年9月19日:男子短道速滑1000米的世界纪录为1分20秒875,由韩国选手黄大宪于2016年在盐湖城创造。女子短道速滑1000米的世界纪录为1分26秒514,由荷兰选手舒尔廷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创造。

1981年,短道速滑项目首次官方世界纪录诞生,21世纪以来,中国队在世界纪录的征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男子比赛中,本世纪初,加拿大队选手曾占据所有各项世界纪录。男子1000米世界纪录最初同样被加拿大队选手保持。

2004年,中国名将李佳军以1分24秒674创造了男子1000米世界纪录,成为首位完成1000米比赛时间小于1分25秒的选手。但随后,两位加拿大选手吉尔戴和小哈梅林重新夺回了纪录。

现阶段,男子1000米世界纪录为1分20秒875,由韩国选手黄大宪于2016年在盐湖城创造。美国名将阿波罗曾在2000年和2001年短暂地保有男子1500米世界纪录。

加拿大选手对该项目世界纪录的统治最终被前韩国名将安贤洙打破,他在2003年创造了2分10秒639的新纪录,这一纪录维持了八年。2011年,卢珍圭才打破安贤洙的纪录。

中长距离项目一直是中韩两队的竞争。女子1000米世界纪录最初为杨扬所有,随后中韩两队选手交替创造世界纪录。

加拿大选手马尔泰曾在2012年短暂打破中韩垄断,但她的世界纪录在两天后被韩国选手沈石溪以1分26秒661打破。至北京冬奥会时,荷兰选手舒尔廷以1分26秒514打破了沈石溪保持的记录。

短道速滑的发展

短道速滑,全称短跑道速度滑冰,是在长度较短的跑道上进行的冰上竞速运动。短道速滑起源于加拿大,当时加拿大的一些速度滑冰爱好者常到室内冰球场上练习,随之产生了室内速度滑冰的比赛。20世纪初,短道速滑逐渐在欧洲和美洲国家广泛开展。

1975年,国际滑冰联盟成立短跑道速度滑冰技术委员会。1981年起,开始举办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1988年,短道速滑在卡尔加里冬季奥运会被首次列为冬季奥运会表演项目,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季奥运会将短道速滑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短道速滑由国际滑冰联盟管理,该组织于1892年在荷兰成立。国际滑联组织的短道速滑比赛主要有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世界短道速滑青年锦标赛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短道速滑

疫情期间取消或暂停的体育比赛有哪些?

因为最近的疫情,很多体育赛事都临时延期了。如果你喜欢看体育赛事,可以了解一下,也可以安排自己的旅行计划。今天,我们来看看哪些体育赛事被临时取消了!

字体原定于3月22日至29日举行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将推迟到6月21日至28日举行。郭萍正在卡塔尔多哈训练,为3月3日至8日的卡塔尔公开赛做准备。

3月10日,ITTF宣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决定推迟原定于4月21日-26日举行的ITTF巡回赛日本公开赛。

乒乓球

原定于3月13日至15日在南京举行的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将延期至2021年3月举行。

原定于5月在中国成都举行的铁人三项混合接力奥运资格赛将移师西班牙。

田径

意大利足球联赛第26轮包括意大利国家德比在内的5场比赛延期至5月13日进行。原定于5月13日的意大利杯决赛被推迟到5月20日。

瑞士足球联赛延期至3月23日。

亚足联此前宣布,将推迟中超球队参加的亚冠小组赛前三轮比赛。亚冠16强赛的两轮比赛将分别在8月11日或12日和8月25日或26日进行。

2022年世界杯预选赛中国与马尔代夫的两场比赛将移师泰国,比赛将闭门进行。

原定于3月进行的东京奥运会亚洲女子区预选赛中韩两回合比赛将延期举行。

中国足协推迟了全国各级各类足球比赛的开赛时间。

亚足联表示,2008年亚足联杯(东亚)将延期至4月7日举行。

日本J联赛推迟了3月中旬之前的所有比赛。

足球

原定于2月4日至8日在东莞举行的联合会杯亚洲/大洋洲小组赛首项赛事延期至3月在迪拜举行。

WTA取消了中国的西安安公开赛(4月13日-19日)和昆明公开赛(4月27日-5月3日)。WTA表示将根据形势发展决定比赛的具体日期。

网球

原计划于3月3日至8日在德国米尔海姆举行的羽毛球德国公开赛闭幕。原计划于3月26日至29日在克拉科夫举行的波兰公开赛被推迟。此外,本次波兰公开赛将不再作为奥运积分赛。

原定于3月24日至29日举行的越南国际挑战赛延期至6月2日,将不再作为东京奥运会的资格赛。

同时,世界羽联表示将密切关注4月21日至26日在武汉举行的亚锦赛,并将根据情况随时做出调整。

当前位置国际冰球联合会取消了在爱沙尼亚、保加利亚、土耳其、卢森堡、波兰和西班牙举行的世界锦标赛。

羽毛球

FIVB将原定于3月13日在韩国首尔举行的短道速滑世界锦标赛推迟至15日,赛事将不早于10月中旬举行。

冰球

原定在武汉举行的东京奥运会拳击资格赛,将于2008年3月3日至11日在约旦安曼举行。

速度滑冰

原定于4月20日至26日在深圳举行的沃尔沃中国公开赛将延期举行。

原定于2月20日至23日在泰国芭提雅举行的本田泰国LPGA被取消。原定于2月27日至3月1日在新加坡举行的汇丰女子高尔夫世界锦标赛被取消。

拳击

原定于4月29日至5月3日在厦门举行的世界沙滩排球巡回赛四星分站赛取消。

字体原定在哈萨克斯坦举行的亚洲举重锦标赛将于4月16日至25日在乌兹别克斯坦举行。

高尔夫

在车队的两名意大利工作人员冠状病毒检测呈阳性后,阿联酋之旅的最后两个赛段被取消。

排球

原定于今年3月30日至4月5日在北京举行的2010年世界斯诺克中国公开赛将延期举行,具体时间未定。

这些比赛只是暂时取消,但还是会举办。疫情结束后,就可以看这些比赛了!

谁知到中国足球历史?

足球运动,最早的起源在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蹴鞠”或名“塌鞠”。最早的说法见《战国策·齐策》:“临富甚福而实...塌鞠”。到了汉代,由于社会经济的繁荣,蹴鞠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几乎是万人空巷。而且蹴鞠成了宫廷的主要体育活动。汉高帝刘邦的父亲初入皇宫时,曾因没有球踢而一直闷闷不乐。后来刘邦特意为刘太公建造了“新丰宫”,于是太上皇就可以和家乡的人一起蹴鞠取乐。这样的环境,也造就了汉武帝、汉成帝这样的“帝王球星”。另外,蹴鞠还成了军队训练的内容之一。

唐代是蹴鞠的鼎盛时期。比起汉代,此时的蹴鞠又有了新的发明创造。首先是“充气球”的出现,再次是球门的发明。其时的球门分为两种,一是球场内设置两个球门,两端个一个,A打B的门,B打A的门,运动量大,竞技性比较强,类似现代足球;另一种是在球场的中央设置球门,AB双方共享,球门高,进口小,估计只有拔丝疼那样的才会进得去。另外,还有不同球门的踢法,种类很多,有一人自踢,两人对踢,还有多人花样踢法。当时,唐代的MM们玩的一般都是非对抗性的蹴鞠,她们也就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女足球员了。

到了宋代,两个球门的踢法已经不见了,主要流行一个球门或是不用球门。这种方式运动量不大,然而技术性和娱乐性都增强了。踢法是:先由A队球头踢球过门(门高估计三丈高、一尺宽),B队球员得球后,传给自己的球头,由球头射门,把球踢过门去为胜。

值得一提的是,清代由于民族风俗的关系,十分喜欢在冰上蹴鞠(最早的冰球运动)。玩时分为两队,每队数十人,球掷起后,两队争踢,以球在自己本方队员的脚下传递为乐。这个有点像我们玩球时的倒脚,只是我们是几个人传递,中间一人抢,通常都是“累个半死”方罢休。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国家队曾集体去匈牙利留学,并与1958年回国,可惜冲击1958年世界杯决赛圈失败,打击不小。或许这应该算作中国足球在整个20世纪的第一大事,它背后的深远意义,绝不仅仅是第一次整支国家队出国留学,第一次出现外籍国家队主帅这么简单。最重要的,是它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现代足球的骨干,李凤楼、陈成达、年维泗这批人,日后不但成为国家队主力,更长时期地占据中国足球的统治地位,他们自身的素质,能力,魄力在此后几十年里直接影响着中国足球的发展,主宰着中国足球的命运。而他们言传身教出的后代,无论是在当球员,当教练还是主管领导工作方面都深深带有前辈的烙印,因此,这批人成为近代中国足球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当代所提及的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足球之根源。

其后的时间内,是十年“文革动乱”,在一个“政治第一”的年代,足球被禁止了。改革开放之后,苏永舜率领中国队冲击1982世界杯决赛圈失败。这是中国足球长期封闭,重返国际足联后首次冲击世界杯出线权,实质上它是中国足球现代史的开端。它是中国足球与外界第一次全方位的碰撞与较量,使中国人第一意识到现代足球的残酷,初步接触到以主客场为代表的国际足坛的通行赛制。整个过程经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传遍整个中国,为中国培养出第一批看九寸黑白电视,读八分钱一份足球报的球迷群体,中国足球史上第一次出现一球牵动亿万心的热潮,球星的概念开始形成,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口号,至今依然是中国足球几代人奋斗目标。此后,足球确立了中国第一运动的地位。

1985年5月19日,由于中国队在世界杯预选赛中主场败给了香港,失去出线权,在场球迷情绪激昂,气愤难平,无处发泄,进而演变成打砸抢的街头暴乱。从此,中国足球不再孤立地被当作体育运动,而更多地从文化角度,被当作中国社会的一个窗口。国家队主教练曾雪麟引咎辞职,不仅仅因为比赛的失败,更被当成安抚民族主义情绪,稳定社会的替罪羊。这意味着中国足球被赋予了沉重的社会使命,在这种背景下,保守风气逐渐弥漫了整个中国足坛。中国队在亚洲从极盛转向衰落,技战术风格从主动进攻演变为防守反击,逐渐向二流水平滑落。

1988年的奥运会和1990年的世界杯,中国队擦肩而过,因为了两个“黑色三分钟”。进入现代足球的中国队,抓住东西亚分治,不必硬碰主要对手韩国队的历史机遇,第一次从真正意义上冲出了亚洲。但中国足球却未能把握住这次难得的机会,从而使自身有质的飞跃,因此进军奥运并未带来太多的影响。反倒是次年的世界杯预选赛所带来的冲击与反响要强烈得多,中国队两次在领先的有利形势下,两次在终场前三分钟内连失两球,痛失冲出去的历史良机。尽管又一次失败,但这种极度戏剧性的结果,使足球在中国社会受关注的程度又达到了空前的高峰。

1979年开始改革,开始对外开放,但足球上与“洋教头”的“再一次亲密接触”却一直等到了90年代。1992年,谋求开拓发展的中国队将请来了施拉普纳,但是冲击1994年世界杯决赛圈又再次的失败了。施拉普纳成为第一任来华执教的国家队主帅,他在中国不到两年的短短时期,是中国足球由专业化向职业化过渡的分水岭。虽然施拉普纳率队打出亚洲杯季军的成绩,也给中国队带来足球发达地区的部份理念,但限于他自身的水平与中国的实际国情,导致中国队失败的必然结果。施拉普纳之后引发了继续引进洋教练还是仍由中国人出任国家队主帅的争论,随着中国足球与国际的接轨,这种争议已不复存在。

职业化联赛之前的格局是辽宁的一统天下,作为中国足球第一大省,辽宁建立了1984年到1993年十连冠军王朝。实际上,东北足球早在50年代已居中国前列,但直至二十世纪80年代初,以李应发为代表的辽宁队,才逐渐确立了辽宁足球在中国无可撼动的霸主定位。他们以每年夺一冠的方式,建立起十连冠王朝,其中包括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全运会,全国甲级联赛,足协杯冠军称号,和迄今为止中国球队唯一所获的洲际冠军亚俱杯。甚至在今天,职业联赛七年五夺冠的大连队,仍然带有当初的影子。辽宁足球成为中国足球最大的组成部份,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中国足球的辉煌与失落。1994年,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全面启动,这意味着中国足球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职业化本意是通过建立竞争机制,从而使球员完成“要我练”到“我要练”的良性转变。结果这一无心插柳之举使足球成为一项巨大的产业。但职业联赛又衍生出的一系列新问题,如假球黑哨,球员素质不升反降等等,随着投入的增加愈演愈烈,到了不可收拾,甚至使中国足球改革不下去的程度。与此同时中国球员外战中一系列拙劣的表现,终于使中国足球自我定位在亚洲二流上。

1997年的戚务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冲击世界杯力不从,所以惨败大连金洲,国人继续失望。本土教练的水平使得中国队不得不再次寄望于外教,霍顿来了。这位曾经中国国家队和国奥队的主教练,花了中国足球两年时间和若干万美金的“英国绅士”终究没有经得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考验。他的“平行站位”、“长传冲吊”理念没有拯救得了中国队。我们的打法没有变数和套路,结果只能那样。可惜一代那么有潜力的队员和同他们的前辈一样被写入了失败者的史册。但是,和施拉普纳一起,他们的足球思想却大大的影响了中国足球。因此,中国足球坚定不移的走起了外教之路。

除了传统的男子足球,中国也努力发展女子足球。中国女足于1982年建立,但是长期以来女子足球在中国并不普及,仍然处在可有可无的从属地位,体制和思维方式仍然停留在专业体育时代,第一代女足球员仍然活跃在赛场上。只有在1996奥运会,1999世界杯上中国女足两度冲击冠军未果,屈居亚军之后,全国才掀起一定的女足热。

二十世纪之初,现代足球由欧洲传入中国。“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这是三十年代在上海流传的一句话。在旧中国,一位体坛人物能够和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名字相提并论,确实非凡。他以顽强的拼搏,高超的球艺,赢得了“亚洲球王”称号。1976年,联邦德国一家权威性足球杂志组织的评选活动中,李惠堂与巴西的贝利,英格兰的马修斯,西班牙的斯蒂法诺,匈牙利的普斯卡士齐名,被评为“世界五大球王”。其时,中国足球在亚洲逐渐发展强大,和李惠堂一起,涌现出了第一批开天辟地式的先驱,第一次出现代表国家外战的正规球队。这是一种标志,中国足球开始起步,足球在中国成为规范化的竞赛。在1915年到1934年,中国获得了远东运动会的九连冠,并于1936年,1948年两次入围奥运会。这时,中国足球在亚洲是当之无愧的霸主。

随后的时间内,由于政治等原因,整个世界足坛都出现了一段真空,中国足球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