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北京冬季奥运会花絮回放,北京奥运会开幕和闭幕分别是哪个时间

2024-09-20 08:01:07

文章目录列表:

冬奥会开幕式在哪看
林妙可回应奥运会假唱: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为什么被“骂”了12年?
关于冬奥会的诗有哪些?
作文 奥运花絮
求一些奥运会的比赛花絮

北京奥运会开幕和闭幕分别是哪个时间



北京奥运会开幕时间是:2008年8月8日晚上8时整;闭幕时间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2008年8月24日晚上8点—10点。

开幕式的文艺表演名为《美丽的奥林匹克》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展示出中国四大发明、文字等中华历史,下篇展示中国自改革开放后的繁荣景象。

在熄灭圣火的仪式上,由三位外国演员模仿运动员依依不舍的离开北京,在登机前的一刻,其中一位演员张开图卷阅读,与开幕式照应。之后,演员缓缓地合起图卷,圣火亦慢慢的熄灭起来,这表示了各国运动员和观众等都对北京奥运的结束感到依依不舍。

扩展资料:

筹备过程

2002年7月13日,北京市政府和北京奥组委共同制定并正式公布实施《北京奥运行动规划》,提出了“新北京、新奥运”两大主题和“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

2003年8月3日,第29届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在北京天坛祈年殿正式发布。9月1日,北京奥运会市场开发计划启动。12月24日,国家体育场和国家游泳中心开工奠基,拉开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体育场馆建设的序幕。

2004年8月29日,时任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在雅典奥林匹克主体育场举行的第28届奥运会闭幕式上接过奥运会会旗,标志奥运会正式进入北京周期。9月21日,北京奥运会倒计时钟在天安门国家博物馆前正式启动。

2005年6月5日,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标志发布,志愿者项目正式启动。6月26日,北京奥组委宣布第29届奥运会主题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11月11日,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在北京公布。

2006年4月10日,北京市下达第一批约70项“奥运立法”的需求,制订有针对性的相关法律 。2006年8月7日,北京奥组委发布了第29届奥运会体育图标。

百度百科-2008年北京奥运会

冬奥会开幕式在哪看

冬奥会开幕式可以在这些频道看:

1、央视频。

央视频app已经新增了冬奥会专栏,可以用来看冬奥赛事的概况、赛事锦集以及直播等。?

2、中国移动咪咕。

中国移动咪咕已获授权转播冬奥会赛事节目。比赛直播由咪咕视讯和央视易橙联合运营,央视频有的它也有。?

3、腾讯。?

腾讯是在中国大陆地区获得总台授权的媒体之一,在腾讯旗下的应用中,会出现冬奥会赛事内容。冬奥栏目现已加入腾讯视频app,可以在那里看到赛况、精彩花絮、冬奥热搜,但是没有视频直播,而是图文直播。?

4、快手。

快手作为专业短视频平台,也获得了总台授权,首页已开设冬奥专栏,可以在里面观看赛事直播/回看/锦集。同时快手也上线了各类特效,活动。

冬奥会创办意义:

冬奥会是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简称,它与奥运会一样,也是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世界性冬季项目运动会。第1届冬奥会始于1924年的法国夏蒙尼冬奥会,是因为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建议单独举办冬季奥运会,这一建议到1924年成为现实。

冰雪运动在欧美地区比较普及,得益于他们的地理环境,他们经常在冰雪上玩耍,产生了众多的运动项目,也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兴趣,但因天气条件等因素也给奥运会组织者带来诸多不便。鉴于此,把冰雪项目从奥运会分离出来,单独举办冬奥会的呼声越来越高。

林妙可回应奥运会假唱: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为什么被“骂”了12年?

一、“天选”女孩的完美“双簧”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无疑是林妙可人生的分水岭,她的荣誉自此而来,而她引起的争议与招来的诸多责骂,也由此而来。

要说明白这件事儿,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小林妙可两岁,名叫杨沛宜的小姑娘。

林妙可和杨沛宜的人生本没有交集,但就在奥运会举办的那年,9岁的林妙可和7岁的杨沛宜的命运突然交织在一起。

二人皆在奥运会开幕式领唱的名单之列,论年龄,九岁的林妙可相对于较小的杨沛宜来说,有更为丰富的镜头经验,也更能控制住自己不怯场,她的外形也更加招人喜欢一些,但杨沛宜有林妙可当时极为缺少的东西,而这个东西又是那么的重要,那就是:唱功。

当时,安排一位小姑娘上台领唱,形象气质抛开不论,主要目的其实就是领唱,如果开口就跑调,那恐怕就算是貌若天仙,也不符合主办方的要求。

杨沛宜虽然小小年纪,但音准和歌唱天赋,都远远高于林妙可,后者虽然不至于是五音不全,水平在幼童中也是正常范围,然而比起杨沛宜天赋异禀,确实是差了一大截。奥运会毕竟不是开玩笑,空有漂亮脸蛋儿而没有音准,别说张艺谋不敢冒这个险,换做是任何一个人,都不敢去冒险。

当时,张艺谋看着两个小姑娘,心里直打鼓,他当然清楚选择杨沛宜对于整个领唱仪式来说,是个好的选择,但看着出落得花儿似的林妙可,张艺谋实在不舍得放弃她。

而且,据说当时杨沛宜正处于换牙的尴尬期,虽说后来网友们评论称,台上张嘴缺牙的孩子,并不会影响我们的大国形象,这只是纯真儿童成长过程中最正常不过的时期,但当时的奥运会对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张艺谋肩上扛着的是什么,大家都再清楚不过,主办方实在是不想这场开幕式留下任何遗憾。

最后,在奥运会开始前一个月,也就是2008年7月,张艺谋拍板做了决定:演双簧!

所谓的双簧,其实就是观众们后来议论纷纷的“对口型”:让林妙可上场,领唱放杨沛宜的声音。

这个决定一出,完美解决了外形和唱功不匹配的矛盾。8月8日的开幕式直播中,除了少数知情人,当时谁也不知道,原来场上除了林妙可之外,还有另一个领唱小姑娘“出现”,虽然她没有露人影,但整个会场,都曾回荡着她的歌声。

其实,关于“假唱”这种事,观众们早就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很多明星登台献唱时,都曾被发现过是对口型。事关面子,主办方只要在事后澄清一下原委,或者给林妙可与杨沛宜出一个训练花絮,让两个小姑娘享受到同等的关注度,这事儿也就结了。

但偏偏,张艺谋在第二天接受采访时,称:“昨晚在开幕式上领唱的小女孩儿,她叫林妙可,今年九岁,她很可爱,唱的也很好。”

这句话,一下子将杨沛宜远远撇开,仿佛这整个过程都没有她参与一般,小姑娘也委屈了,说出了:“这里面(开幕式)本来也该有我的。”

媒体不愧是媒体,此事一旦有了风声,很快便被扒出了原委,而当时的观众们还沉浸在开幕式之后的兴奋和对之后比赛的关注中,各大节目方乃至影视剧组,都开始联系林妙可,一夜之间,这个小姑娘,红了。

在采访中,林妙可说,当时主要的社交工具还是博客,她的博客一夜之间升到了21级,从这个点击率和关注度来看,小姑娘当时可谓是红得一塌糊涂。

然而,杨沛宜呢?

比起林妙可的炙手可热来,杨沛宜就显得无人问津。杨沛宜的父亲也曾表示,早在七月就知道要用代唱的方式,但对于背后决定人事后不澄清的态度,他表示有些心凉。

日子一天天过去,等到舆论开始攻击林妙可时,已经是四年之后了。

二、幸运儿被消耗的童年

很多人觉得,林妙可小小年纪享受到了全民级别的关注,是一件无比大的幸事,更有人猜测,这个孩子的未来,不可阻挡。

但其实,看林妙可如今的采访,当时的她,根本不知道何为奥运会,什么是开幕式,更不知道站在那个台上,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有另一个小姑娘,因为大人的安排和她的存在,而失去了站上这个台子的机会。

对比林妙可杨沛宜的“家世”,很容易看出,林妙可出生在一个堪称书香门第的家庭。

林妙可的爷爷林锴,集人民美术出版社专职画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等头衔于一身,是著名书画家、篆刻家、诗人,国家一级美术师,出版发行过的画选和书集就有好几本。

林锴的大儿子,也就是林妙可的大伯林阳,现任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总编辑、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编审。身上还担任了多个研究院和院长等职务,妻子也是高级知识分子。

林妙可的父亲是某晚报的摄影记者,母亲据传是大学教授,夫妻俩很晚才生了林妙可,大龄得女,将林妙可视作是掌上明珠,极力培养。

当林妙可还小的时候,其母就将她送去拍广告,认识圈子里的各种人,好多节目曾经联系过林妙可,所以当她还没有登上奥运舞台时,就已经是个小小童星了。

然而,当有经纪公司抛来橄榄枝给林妙可时,她的妈妈不由分说拒绝了,林妙可的母亲刘喆平表示,女儿的一切事宜,她都会过问并做主,不需要给她联系更多的经济公司。

一个并不专业的“经纪人”,一个意图安排并掌控女儿一切的母亲,林妙可之后的星途可想而知。

由于不专业,她的母亲甚至做出过在演播厅临时要求节目方加钱的事情,虽然也不多,就200元,但任何一位艺人,或者说是嘉宾做出这样出尔反尔甚至有点“掉价”的事情,都会给节目方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这件事是央视主持人王为念爆料出来的,当时一经报道,林妙可的形象又下滑了不少。

对于林妙可来说,从小到大,见什么人,走什么路,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方向,她一概不知——有妈妈给安排。刘喆平曾说,女儿的手机密码她知道,女儿经常联系的人她认识,女儿的聊天记录她可以看,林妙可在她这里没有秘密。

但……我们都知道,是人都会有秘密。拥有属于自己的小秘密——或者不能称之为秘密,拥有隐私权是每个公民都有的权力,可林妙可没有。她不仅从小就被安排了日后的道路,还被母亲带着,做了一大堆不属于自己意愿的决定,一步步朝着错误的方向走去。

奥运会的热度消退后,林妙可迎来了可怕的舆论攻击。

首先是她与杨沛宜的双簧事件,当时的林妙可已经享受了好几年公众极高的关注度,而杨沛宜则继续学习声乐,在几个不温不火的节目中出席,在观众中则几乎没有知名度。

2012年时,林妙可和杨沛宜同时被邀请,与其他一些孩子们一起,为伦敦奥运会献唱《北京祝福你》,从如今的弹幕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的一些评论风向。

大家对于林妙可的唱功,几乎是清一色夸赞之后反噬而来的清一色的损:“唱的什么玩意儿,难听死了。”

观众那个时候已经知道杨沛宜才是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演唱者,当她开口唱歌时,弹幕几乎清一色的赞美:“太有气质了,开口跪!”

而事实上,杨沛宜的歌声确实要比林妙可动听很多。

于是,批评来了。

其次,一些媒体八卦不知道怎么想的,将林妙可的年龄也拿出来质疑,从12岁的林妙可当时的身材发育情况来判断,她到底是不是12岁,老实说,这个是有些过分了,以至于林妙可本人在微博上愤怒发声,指责大众对才12岁的她的无端恶意揣测。

之后,她出席一些活动的价格也被陆续曝光,什么按照一分钟60万人民币的规则收费等等,一时之间,林妙可的负面评价甚嚣尘上。

如果拥有正规的经纪公司,林妙可或许有翻盘的机会,但偏偏,她的经纪人兼母亲,并不会给她处理这些负面消息,甚至在负面消息一大堆的时候,依旧安排她出席活动,对时尚一窍不通,不知道怎么包装明星的刘喆平,往往将林妙可打扮得土里土气,在本就引发反感的时候,林妙可的穿着和气质,又被大众频频挑刺,这给还是个孩子的林妙可,造成了不小的阴影。

等到她大一些了,开始参加艺考,不出意外地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大家就想看看年少成名的她能有多大本事,但最终,林妙可的艺考成绩并不如愿,无缘北电中戏上戏,最后只去了南艺。在科班出身的演员中,这样的结果,其实并不算是很好。

林妙可,似乎被扣上了“伤仲永”的帽子。

结语很多人都曾喜欢过林妙可,对她有过非常大的期望,然后又对她有着非常大的失望。以至于,2020年的如今,有网友似乎是发自肺腑地发问:“为什么会有人喜欢林妙可?”

其实,林妙可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儿,因为幸运,而被过早地带到了高峰,最尴尬的是,这个高峰,无论是她当时还是如今,其实都是没有足够能力应付下来的。所谓的德不配位,最终结果,就是狠狠摔下来。

如今的林妙可选择了演戏,但她已经21岁了,在演戏一途,并没有什么惊才绝艳的地方,论长相,她是个漂亮的姑娘,但并没有漂亮到在娱乐圈中非常突出的地步,论演技,她也没有表现出什么过人的天赋。

某论坛爆料说,当年她和陈小艺对戏,她饰演一个贫穷家庭的女孩儿,在一场戏中需要用稍显卑微的语气与陈小艺说话,然而她却高高吊起了自己的嗓子,用非常假的声音捏着鼻子说话,陈小艺当时说,如果你想演戏,就得不吊着嗓子说话。没想到说了很多次,林妙可依旧改不过来。

如果用年纪小来做借口的话,10岁的韩昊霖也是小小年纪,却已经被徐峥和陶虹双双夸赞过,并已经入围了**节新人,前途可观。

对于林妙可来说,娱乐圈似乎并不那么适合她发展,但是……谁知道呢,看她如今的兴致,倒真有要好好发展的模样,在前段时间的采访中,她感谢了张艺谋当年的提携,并坦言其实自己挺享受大众的关注,但也需要平衡这种关注带来的负面感觉。

张艺谋带她走上这条路,小姑娘的感谢,是真心实意的感谢,这条路上的苦,也许她并不是不知道,有时候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也是一种勇敢的选择。

毕竟,努力并不是看到希望了才去选择坚持,而是继续坚持,或许才能看到希望。

关于冬奥会的诗有哪些?

如下:

1、雪地冰天人涌情,体坛健儿是英雄。祥年冬运扬豪气,壮我中华热力生。

2、鸾凤来仪韶九成,古朴灵动为模型。温和通透玉为体,冬奥宝徽千载铭。

3、翘首京张迓九溟,千峰着玉献清泠。神州双举情如海,健将一飞光盖星。

4、夏奥难忘天地昂,又闻冬奥落京张。九洲景象歌而舞,四海豪情喜欲狂。再向珠峰传意志,还从冰雪识刚强。十年难得此双庆,一洗白年华夏霜。

5、雪地冰天人涌情,体坛健儿是英雄,祥年冬运扬豪气,壮我中华热力生,壮我中华奥运冠,非凡精彩登峰端,赢得辉煌世界看, 四海健儿超越梦,九州俊彦远扬帆,长城万里壮观瞻。

作文 奥运花絮

我是今天才看见,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奥运正把全民喜悦点燃

记者徐兆荣

奥运会在北京等城市热火朝天地进行,欢乐喜悦的情绪在各地民众中荡漾。这既是奥运会带来的喜悦,更是中国人心底深处喜悦的一次大爆发。

比赛场馆内,奥运健儿你追我赶、争金夺银,自是激烈紧张,好戏连台;热情的观众心随热烈的比赛进程起伏激荡,不时为揽金摘银者欢呼雀跃,好不热闹,好不欢快。赛场之外的世界,也被奥运点染成欢乐的海洋。

从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政要飞赴北京的匆匆行色里,从海内外宾朋对奥运会开幕式的啧啧赞叹声中,从场馆内外人们对比赛的懂行与不懂行的评说中,从收藏爱好者对奥运会徽、邮品等物件收集的热情里,从九旬老人为奥运制作的剪纸上,从大街小巷悬挂的灯笼和插满的彩旗上,从天津奥运文化广场上国际大中学生乐团的表演中,从合肥市民奥运彩车的骑行比赛中,从郑州市民以奥运为主题的烹饪大赛中,无不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了奥运的快乐与喜悦。

还有,北京各主要景点里,福娃造型等奥运元素的大型灯饰,用鲜花和花坛装点成的奥运景观,游弋在街头的奥运花车,以陕西皮影、昆剧表演、重庆变脸、糖画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讲述的“中国故事”,以及河北沧州“画眉张”进京奥林匹克公园展示的柔术、魔术、单车的表演,都实实在在地把人们带入到奥林匹克的欢乐之中。

新中国成立以来未曾有过的一天数十万人“井喷”式登记结婚的壮举,表达了人们欢庆奥运的同时,更寄托了新人们借百年奥运之喜期盼祈福百年好合的心愿,把自己的终身大事与百年奥运紧密结合在一起,同庆同乐同欢喜。还有一大批年轻夫妇,在奥运这个大喜的日子里,在奥运这个狂欢的季节里,迎接了自己的爱情结晶——奥运宝宝的诞生——这双喜临门的欢悦,更是让人们乐不可支。快乐不仅仅是现在,更有了未来!人们在这样欢乐的时刻,寄托了对未来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与祈祷。

欢乐吧,尽情地欢乐,这是一个欢乐季节,这是一次快乐的奥运。让我们不仅收获喜悦,更把快乐与幸福的种子深深地种下,让喜悦与欢乐永远

2.将奥运快乐进行到底

赛事,犹如一台台大戏,观众、运动员、裁判员、志愿者等都是戏台的主人。文明观赛,文明比赛,文明服务,文明执法,奥运赛场上的文明之风令人心醉,流连忘返。

这是体育的盛会,这是视觉的盛宴,更是文明的盛事。笑容、握手、鲜花、拥抱、亲吻,奥运的欢乐元素洒向心间,洒向赛场,洒向世界。在奥林匹克巨大的包容力下,五湖四海的人们秉持对“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认同,并肩站在充满激情的赛场上,欢快激荡在心中。

奥运,人类共同的体育嘉年华,无论是领奖台上胜利者的泪光,还是赛场内失败者的眼泪,无论是看台上观众激动的加油声,还是主持公道的裁判者的裁决声,所有人都把对体育精神的敬畏提升到极致,而这敬畏的背后是分享快乐的参与。

16天的赛场较量才刚刚开始,热情的东道主的细致服务才刚刚开始,北京奥运的快乐旅程也刚刚开始,在奥林匹克精神的鼓舞下,全人类都放松心情、放慢脚步、摈弃隔膜,尽情地欣赏属于人类的运动之光、美丽之光、和谐之光。

祝愿快乐延续下去,因为我和你,永远是一家人。

3.当中国这匹“黑马”不再“黑”

中了“东道主魔咒”的杜丽,在最需要平常心的射击项目中,失了平常心,也失了众人预测中的“奥运”首金。杜丽哭得凄惶,连央视采访她的女记者,也带上了哭腔,采访结束于两人含泪的拥抱。看凤凰卫视的新闻,称有些观众不等颁奖就离开体育场了,脸上满是失望之色。

幸好这边不亮那边亮。没过多久,中国的首金,落到了举重馆的陈燮霞手中,她拿到了中国从未拿过的48公斤级的金牌,也让关注首金的中国观众松了一口气。

这就是竞技体育的魅力。没有什么万无一失,也绝难预测,“大牌”可能失手,“黑马”总是隐藏在未可知的哪个角落中,忽然斜刺里杀出,让悬念吊着所有观众的胃口……

对于奥运会来说,中国曾经是最大的一匹“黑马”。

往远处说,中国好汉刘长春悲壮地单枪赴会,无果而归。那会儿的奥运会,谁把咱放在眼里过?后来,偌大中国,绝足奥运几十年,自己关着门折腾,除了乒乓球等寥寥无几的抢眼项目,也没有太多项目能让外人芒刺生背。那会儿,中国真是一匹黑得不能再黑的“黑马”,只能在奥运赛场外孤独地踯躅,没有发足狂奔的能力。许海峰一枪为中国射下了有史以来的第一块金牌后,中国才开始让外人不断地发愣:保持传统的小球优势之外,中国人在跳水、体操、举重等项目上,已经昂首成为“强人”;更在游泳、田径等传统弱项中时不时成为跳踉奔突的“黑马”,开始不断挑落金牌。这匹曾经只在亚洲称雄、以日韩为对手的“黑马”,也开始瞄上了体坛大佬美俄两霸。悉尼奥运,竟把美人迟暮的俄罗斯挑落马下;现在,全国的体育迷或金牌迷们,更是心气很高地要冲着金牌总数第一的目标而看了。

所以,一些人对杜丽的失望,并不是单是为了首金的旁落,还因为他们那份超俄赶美的“金牌总数第一”的小九九,早把这块牌子算进去了,“一天三块,才有戏”,不少网上论坛就热衷于算这笔帐。

这让人疑惑,如此算帐式的观赛,算得上真正的体育迷吗?真的懂得欣赏体育的魅力吗?首金旁落他家,就提前退场,是否有失东道主观众的风度?说重点,这可和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南辕北辙。

在竞技场上,我们有过被人瞧不上的“黑马”时代,但当“黑马”不再那么“黑”的时候,当金牌不再那么珍稀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金牌?如何看待“第一”?

说句挨骂的话:中国宁可不要这金牌总数第一也罢——纵容了“金牌至上”的心态,倒还是小事,另一个更重的杞人之忧是:或者竞技体育的一时辉煌,会让国人拥有了一种俨俨然“体育大国”的错觉,掩盖了我们仍然是体育弱国的实情。

此话怎讲?咱说破天也已经是奥运金牌总数第二了,怎么还是体育弱国?

是的,在竞技体育上,中国是越来越牛了,但是在国民体育上,我们实在还乏善可陈。根据2006年的统计,中国人均体育场地是1.03平方米(1995年这个数字是0.65),虽说也有进步,但和真正的体育强国还没法比。邻国日本,在金牌榜上早被我们甩得远远的,但人家的人均体育场地十倍于我们。无论是大众参加中高强度的体育项目的比例、常年参加体育训练的比例、青少年的健身习惯等等,我们都难以望体育发达国家的项背,有些差距还很不小……

说到底,如果中国在全民健身方面成了一匹脱颖而出的“黑马”,那绝对比金牌第一要令人额手称庆,那对民族振兴的意义,也远大于竞技体育的一枝独秀。

吃完奥运大餐之后,且看中国体育“黑马”往何处奔跑……

4.中国的机会 世界的机会

新华网北京8月9日电 题:中国的机会 世界的机会

新华社记者谢登科、陈玉明

给中国一个机会,还世界一个惊喜。五彩斑斓的夜空,流光溢彩的“鸟巢”,美轮美奂的演出……两千多年历史的奥林匹克乐章在中国演绎出新境界,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贵宾和国外媒体纷纷用“震撼”、“神奇”、“非凡”等词汇评价这场开幕式。

开幕式的成功,预示着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也证明了世界选择中国的成功。正如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所说,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中国的机会,也是世界的机会。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历史。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不断汲取着其他民族文明的养料;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更是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不断地扩大开放,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奥运会是一场运动会,但又不仅仅是一场运动会,也是承办国综合实力的展示台。承办奥运会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全方位学习、提高的过程。通过申办、承办奥运会,中国进一步拓展了世界眼光,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中国人将变得更加自信,更加包容,更具有科学和人文精神,中华民族和古老的东方文明将以更矫健的姿态融入世界大舞台。

北京奥运会值得全世界共同珍惜,因为这是世界多元文化在新层次上的一次和谐对话。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文化视角,为北京奥运会弘扬奥运精神、丰富奥运内涵提供了历史契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把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存环境的全人类共同目标以及加强人文关怀、促进人类进步、创造美好未来的共同理想,与中国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有机统一起来,使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更加丰富,更具时代特征。

当今世界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当204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跨越地域、民族、宗教以及政治制度的界限相聚北京时,人们不仅能近距离地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感受到一个热情、开放、真实的中国,而且更能体会到我们生活的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合作。抓住北京奥运会这个增进了解的机会,加深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也是中国和世界的共同需要。

5.不幸的杜丽 幸运的杜丽

新华网北京8月9日奥运专电 题:不幸的杜丽 幸运的杜丽

新华社记者沈楠

卫冕者未能获奖牌,杜丽今天很不幸。但今天的杜丽又很幸运,因为她赶上了一个全社会对金牌的理解越来越全面、透彻和宽容的时代,杜丽不必再以泪洗面。

24年前,26岁的许海峰在洛杉矶为新中国摘得第一枚奥运会金牌,而如今他的后辈——同样26岁的杜丽却没能在国人的殷切期盼中让北京奥运会率先为中国冠军奏响国歌。许海峰从此成为中国体育界一个标志性人物,但泪流满面的杜丽今天也并没有因此成为“罪人”,她赢得的是很多人真诚的拥抱。

今天人们高喊着“杜丽加油”从四面八方赶来,当卡·埃蒙斯以破奥运会纪录的成绩在北京抢得头彩的时候,全场观众为这个美丽的捷克姑娘送去了热烈的掌声和喝彩。

百年奥运终于梦圆。对于讲究“开门红”和“中头彩”的中国人来说,北京奥运会竞赛的开局一定算不上完美,但胜负无常、公平竞争,却正是奥林匹克的主旨。今天,是埃蒙斯、杜丽和那些给她们送去掌声的观众,共同诠释和弘扬了奥林匹克精神。

从许海峰到杜丽,涵盖两代人的24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黄金期,是中国追赶世界的24年,也是中华民族从触摸、加入到逐渐领悟奥林匹克运动真谛的24年。

诞生在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趋向于众生平等的舞台。无论是城邦的贵族还是底层的民众,没有地位高低和身份贵贱,英雄的橄榄枝只属于竞技场上的强者。这样的舞台正是一个刚刚打开开放之门的民族所急需的。

1984年,当中国奥运军团出征洛杉矶的时候,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还不知道汉堡是什么,国内的亲友也不知道电视直播这回事,甚至电视机都还是奢侈品。在那样特殊的背景下,许海峰的金牌成为一个永恒的符号,一个东方巨龙觉醒的标志。中华民族从这枚金牌中找回了失落的尊严,找到了重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志气和士气。奥运金牌和奥运首金在中国人心目中的意义,遂远远超越了奥运会和体育本身,成了民族复兴的一个符号。

于是,1988年奥运会在首尔(汉城)启幕的时候,中国人对奥运金牌从4年前的憧憬变成了渴求。这种热忱在中国队兵败后迅速转化为失望和激愤,凸显了当时的人们对体育和奥林匹克理解的片面和肤浅。

从北京赢得第29届奥运会举办权的那天开始,中国和世界、中华文化和西方文明在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上碰撞出火花。筹办奥运不仅促成了又一个建设高潮,还加速了中国社会走向现代文明的进程——对奥林匹克“重要的在于参与”理念的感悟和实践在逐渐深入,社会宽容度和多样性日益增加,个体意志越来越得到尊重,国民的公民意识逐渐增强。2008年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开放,更自信。

对于普通的中国人来说,过去的七年,让他们发现了奥运会除激烈的竞技外的另一张面孔——一个全世界的大聚会,一个不同语言、不同肤色的人们互相交流、增进理解、建立友谊的平台,一个任何普通人都可以参与其中的大舞台。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仍然期待中国运动员摘金夺银,但更为北京成为世界文化交流的中心舞台而自豪。

没有筹办、举办奥运的经历,也许中国人还会在奥林匹克内核的大门外徘徊很久。奥运会给中国带来的不只是现代化的外壳,其最珍贵的财富还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从许海峰收获计划外金牌到杜丽丢失计划内金牌,这条脉络实际上反映了中国体育、中国社会的兴盛而绝不是衰弱,更显示了中国人人文理念的巨大飞跃。

参考资料:

http://www.xinhuanet.com/olympics/aypl/aysp.htm

求一些奥运会的比赛花絮

其实每届奥运会都有精彩花絮.不知道你需要哪一届.

我提供1904年奥运会的花絮.因为这个词条我曾经编辑过.

奥运花絮

无法弥补的错误和永远的遗憾

它最大的失败是组织委员会搞的一个“人类学日”,让运动员扮演非洲矮人、日本虾夷人、菲律宾莫洛人、美国印第安人,进行爬杆、打泥巴仗等类比赛。这种种族歧视的活动,引起一切有正义感的人们的强烈不满,它不仅是圣路易斯留在奥运会史上难以洗去的污点,而且更严重的是,它违反了奥林匹克精神,打击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顾拜旦得知这一讯息后,愤怒地斥责说,搞所谓“人类学日”,是我们大家的耻辱,在今后的奥运会中绝不允许有类似情况发生。

马拉松项目比赛中,美国选手弗莱德-劳恩因搭车闹剧而被取消冠军头衔,最初他在通过终点时受到人们欢呼拥戴为英雄,总统女儿艾丽丝-罗斯福为他颁发了金灿灿的奖牌并与他合影,但劳恩的欺骗行为很快被揭穿。冠军头衔则被他的同胞,同样来自美国的托马斯-希克斯所取代,但希克斯则是靠服用兴奋剂获得冠军的,但当时还没有兴奋剂检测措施。